2023年10月中旬
六甲岛-西明石
早上十点。从神户的六甲岛到西明石。天气晴朗。
电车慢悠悠地晃着,车上的人不多,对面的窗户半掩着遮阳帘,有时候漏出来的一点是阳光,有时候是大海。
明石海洋大桥是之前去过日本的最西侧,此时却是第一天的起点。
不知道为什么,可能因为每次降落关西机场都是在黄昏,或者可能关西的小钢珠店实在是太多太醒目了,总觉得阪神地区有一种压抑的破败感。这种感觉直到西明石才一扫而空。
在西明石换乘新干线。
姬路
从北口出站。地图上都表现不出的宽阔的大路,尽头是白鹭的城。
这是日本传统却又罕见的布景。两侧灰色与黄色的矮楼高度一致,像是神社的石灯笼一样,与不成比例的宽路共同构成了现代参道。
清水寺的二年坂三年坂、浅草寺的仲见世通,以及日本大多数的山门都有类似的规划,但是有别于这些人行的街道,但马银行的古地名招牌,做旧又本身颜色稍显破旧的神姬巴士,路上的一切一切使人看起来身处二十一世纪,但又被赋予了古代某时行路人的身分。
路上有一些英文招牌的古着店、茶点、英和招牌的神户牛汉堡店,还有大量背着登山包的欧美游客。出站的时候,原本的计划是在站外的LocalPrime存随身的箱子,这样比寄存箱能省下200日元。但是看着成群结队的外国人都在站内寄存,想着虽说是旅行问讯处,和人打交道总要浪费一些精力和时间,还是站内比较好。
如果同是游客或者什么外人的角度,反而自身感觉会更好沟通一些。即便一路上的本地人非常友善,也是如此。
11月22日至12月11日姬路城有点灯赏月活动,想必风景是更为清冷优雅的。 如果下次是更晚的深秋来,还想去周边的书写山圆教寺。
姬路城前的横路上有许多卡车。自西向东或者自东向西的,穿城而过。姬路并不是大家的目的地。
姬路城
姬路城是漂亮的大城。
漂亮到进门买票的时候都忘记了西日本的JR Pass每张票能打八折。
从外面的参道开始,每走几步都要试着拍一张照,这又何尝不是现代化的膜拜方式呢。

虽然姬路城占尽了千般好,优雅、规模又大、又是原汁原味的木造城堡,但是日本的城看多了,再看姬路城本身,感觉有一点腻,尤其是作为濑户内海的第一站,总归是显得有点清淡。草草的看过一遍,像是爬了座小山,对城内除了空无一物之外,并没有其他印象。谈及历史的话,山阳地区的古建言必称丰臣秀吉,也并没有太多特殊。
出城路上有一口阿菊井,上记的故事令人记忆深刻。西之丸的千姬化妆橹前有一片公园,城的管理所还贴心地特意布置了拍照点,的确是拍摄姬路城的最佳角度。

冈山
虽然做攻略的时候,看到很多人对于冈山的印象都是无聊甚至可以略过,但作为城市的冈山,是这趟旅程我最想长住的地方。


比如说冈山的学生制服很好看,路人比四国时尚,醉鬼也比四国的城市少。再比如商业虽然少但是看起来繁荣,站前就有高岛屋和电器店,连donki的选品都要比其他地方有趣。小吃街几乎是全开的,不像广岛和松山,隔好几个卷帘门才能找到一个开业的店。
还有什么,其他的所有都是冈山城和后乐园了。
冈山城
从冈山站沿着桃太郎大通向东,尽头就是冈山城。路面电车冈电也在JR濑户内通票的免票范围内,下车的时候出示给车掌即可。
虽然就在一条线上,但是即使在城下站下车,还是看不见城的模样。直到走上一段短短的坡道,豁然开朗。
眼前是旭川和宽阔的河道,心情也随之明亮起来。
穿过月见桥,后乐园被树林包裹着。沿着树林有免费的绕园步道。只需走过后乐园售票处百余米,在昭和题碑处,便可找到冈山城的最佳观赏角度。
地上的草丛边有一只黑猫,不怕人。它也喜欢这个角度。
冈山黑色的城池,在游戏《信长之野望·天下创世》里,算是比较后期才能修建的形态了。十月的晚上也有点灯的活动。
此时的景色、气温和风,想体会百千万遍。
后乐园
遍访名园,也不得不惊叹后乐园的美。
无论从世界的何处,都值得专程来一趟后乐园。
园内的鲤鱼又大又多,时间足够的话,在这里坐一下午喂鱼观景,是很棒的时光。

出口处拍冈山城和园景也很不错,需要长焦。我只带了短焦,需要裁切。
很喜欢门外的雕塑。周末有菊花展,如果赶菊花展的话,游客又会太多,风景与花不能得兼。
RSK山陽放送
从鹤见桥回桃太郎大通的路很安静,基本没有行人。
路边竟然有稀少珍贵的Café Kitsuné,看到小狐狸标志的时候十分惊讶。据说还是日本唯一的烘焙工坊。
冈山明明超级超级有趣嘛。
还看到了这家电视台,外立面的壁画吸引眼球,看起来像是上次大阪世博会同期的作品。
在这趟濑户内之旅中,每一站的电视台台标和呼号都和习惯的不同。
比如这家RSK,就是在东京熟悉的TBS(在大阪熟悉的每日放送MBS),内容大致一样,但是新闻和天气之类的节目是本地特制的。
每天深夜调整旅行计划的时候,开着电视,收集当地的台标,非常有趣。



(1)
~西游纪行~濑户内海环行笔记~
异国风情诶,好棒的感觉!
真羡慕可以在外国旅游,我相信我未来一定能够去体验!
感谢你的喜欢w